2019年5月14日 星期二

什麼是「律動」(Groove) 與「音樂性」(Musicality)?

什麼是「律動」與「音樂性」呢?現代音樂常提到的律動 (Groove),以及古典音樂常提到的音樂性 (Musicality),是概念很類似,但細節發展方向上還是有所區別的兩個名詞。

雖然還是有所差異,但這些都是用來描述除了演奏技巧與節奏能力這些音樂的基本呈現要件外,能讓聽眾聽見的每個音樂家各自獨有、能向人們傳遞音樂情感,讓人有所共鳴進而實際能享受音樂的元素。


  • 律動 (Groove) 
一般不太認識音樂的人,都容易把律動與節奏搞混。許多口中常常掛著「律動」的人,如果問他們律動到底是什麼,可能也有大半人都只是自己心裡面有所意會,但無法具體表達。甚至有些也只是常常聽到、看到律動這個詞,就跟著常常講,但其實根本也搞不清楚什麼是律動。

的確,通常會探討到律動 Groove 的,都是可以分類在節奏類/組的樂器,像是鼓組/爵士鼓 (Drum Kit/Drum Set)、吉他、貝斯等。但如果說節奏是單純在一條線性的時間線上,讓我們精準地劃下整齊的刻度,好讓我們演奏音樂聽起來不會像是跌跌撞撞地走路的話,那麼律動就是一個可以讓我們的音樂突破了原本的一維框架邁入第二甚至第三維度,讓音樂更立體、生動的東西。

再更深入一點探討,Groove 這個說法是源自非裔美國人特有的音樂,像是藍調 (Blues)、爵士 (Jazz) 還有搖擺樂 (Swing) 等,具有特定節奏感的音樂。現在即使是外國音樂家探討律動時,其實都還是常常會覺得這是一個抽象的改念,需要靠自己多看多聽去體會,但大體都還是會探討到一些詳細的節奏感體現。

我們最常看到的一種科學化的描述,會是故意輕微地演奏在比精確的「正確節奏點」上,稍微搶快或是延遲一點。有學過爵士樂的人,一定都會接觸到爵士樂許多曲風中,有「Lay Back」這種切在跟最後一個 3 連音或是 16 分音符拍點類似但又不是精準的節奏點這種難以掌握的演奏法,這其實就是一種「Groove」。

但這又跟節奏感不穩的「失誤性不準」是不一樣的。節奏感不準的情況,我們每次落下的「不準確的點」,都是在不同的位置。

但是優秀的演奏家表現出律動的「不準確的點」,卻是可以精準地控制每次「節奏的不準」都是一種「固定時間差的不準確節奏」,可以說是一種「恆定且固定量的不準」。

這樣呈現出來的,就會是整齊劃一、極具個人風格特色的演奏。雖然很多演奏的節奏點是沒有對在「所謂正確的節奏點」上,但卻是一種刻意為了利用音符不正規的節奏差,製造出來節奏感上「相對」不穩定的音樂張力,進而產生音樂讓人忍不住身體跟著一起晃動搖擺的推動感。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常說,電腦音樂製作軟體播放出來精準無誤的原始 MIDI 音樂,聽起來很機械沒情感。也是為什麼我們在 YouTube 看很多國際級職業演奏者的影片時,原速聽起來超強超厲害聽不出什麼問題,但將演奏速度調整成慢速播放時,發現好多地方節奏沒那麼精準的,這個其實就是音樂的律動啦!小心不要變成那種分享大師的影片,卻說人家節奏彈不準的笨蛋喔XD

  • 音樂性 (Musicality)
那什麼是音樂性呢?其實演奏音樂,就像是人與人平常對話一樣,我們所說的所說的每一個字、每一句的音量都會不同,也不會有一個完全固定不變的講話語速。我們就是透過這些各式各樣講話聲音上的變因,來感受到每個與我們對話的人的快樂、生氣以及悲傷等情緒,而音樂也是一樣的。

相對於流行音樂樂譜,古典音樂作曲名家大多都會在樂譜上標記許多音樂術語,指示演奏家如何更貼近作曲家心中所想出來的聲音,所以我們常常看到音樂家會在音樂中加重音、音量漸強/漸弱、速度彈性變化、段落音量對比等方式,來賦予音樂生命。

否則,我們演奏出來的音樂,就會像是前面提到的使用電腦播放 MIDI,或是快速念誦沒有什麼抑揚頓挫的經文一樣,沒有生命力。

但古典音樂中的音樂性,一樣被大多數人認為是一種抽象的概念,例如我們總是會聽到「演奏有沒有情感」的評語來探討音樂性這件事。而前面提到的諸多術語,其實也只是相對的概念而已。

像是以意大利原文將描述行走速度的詞拿來作為音樂演奏速度的術語,但每個人步伐大小不同,對踩踏頻率認知也各異,每個人定義出來的快慢一定也是不一樣的。而其他力度、強弱,甚至是描述生動活潑以及哀傷情緒的術語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我們常發現,由不同的演奏家來演奏同樣一首古典音樂名曲,每個人演奏的音色、觸鍵、速度、音量大小、音樂分句斷句方式、呈現情緒感的手法,就會有百百種版本。漫畫《琴之森》中的蕭邦鋼琴大賽,評審們在聆賞參賽者的演奏時,常出現的 O.S. 「這個是我的版本」,就是指參賽者以接近這位評審大師的詮釋方式來演奏的意思。

而音樂性的學習與培養,就要從對音樂的認識與理解,甚至加上自己人生的體悟,再加上科學性地分析如何製造音樂性,將之鑄成個人化的音樂性詮釋。

然而,由於大家很容易過度地將音樂性解讀成情緒性的表現,常常會容易忽略以科學性的方式來探討音樂性的可能。

這種東西要怎麼科學化呢?就像我們會知道情緒低落時,會以頻率以及語速皆較低的方式說話;邊哭泣邊講話時,我們講話使用的共鳴位置會改變;憤怒時多會以會以較高的音量以及語調說話…等。

而放到音樂上,我們要先自己建構一個自己對於音樂詮釋的設定:哪種音樂情緒要用哪種演奏手法來呈現。而很多人採用的方式,剛好也會跟我們透過講話表達情緒時大多會採用的方式一樣,激動時大聲快速、哀傷時小聲且拖長…等。

但由於音樂是個主觀的東西,所以每個人要表達同樣一種情緒,會採納什麼樣的呈現形式,當然就也都不一樣了。但最重要的就是,怎麼自己整理出屬於自己的呈現方式,而不是一味地模仿他人,才能夠有屬於自己的音樂。

關於律動與音樂性,除了上述的基本介紹外,也會因應不同時代、不同類型音樂作品的特色與風格,而在演奏方式上有所不同,所以能夠學會建構演奏手法與特色,對音樂家來說,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喔!



桃園中壢的朋友,如果看了我的文章,對我的吉他或是作曲的教學有興趣的,歡迎到中壢樂光音樂指定找我上課喔!想更加了解我的朋友們,歡迎到樂光音樂網站中我的師資頁面看我的介紹,還有我的學生們對我的教學的評價喔!


但我能排課的時間其實也沒有很多了,如果時間配合不上,也歡迎看看教室還有哪些其他優秀的吉他老師,都可以放心找他們上課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